一、輕型建筑思想對裝配式建筑的影響
當前己有越來越多的建筑項目采用輕型結構,例如學校、汽車站以及會議中心等。輕型結構是每個工程師都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所有聰明而負責的設計師都會要求結構盡可能的輕,輕型結構其本身不是一種目標,甚至可能是無意義的??墒?,受到社會、文化以及生態因素的影響,輕型結構具有的必然性和時代感。建筑結構承受荷載并進行傳遞,但結構本身的重量也不容忽視。如果建筑結構重量和所能承受荷載的比值越小,其輕盈度就會越高。
輕型建筑所追求的可修改性與可變性,需要依靠裝配式建筑的技術手段來實現,傳統的磚石、現澆混凝土建筑是無法實現的。因此,裝配式建筑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在向輕型化、輕量化的方向發展。
二、我國鋼結構住宅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住宅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住宅建筑形式及住宅建筑風格呈現出多樣化趨勢。但建筑結構體系仍是以磚混結構或者鋼混結構為代表的傳統結構形式,這兩種傳統結構體系的共同特點主要是能差、空間利用率小、施工速度慢、自重大,且粘土磚、水泥的大量生產會造成大氣污染,破壞植被等,不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因而,一種新型的、建造、、的住宅結構體系是未來住宅建筑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鋼結構住宅處于發展階段,鋼結構住宅發展和研究方面還有一些問題函需解決。①鋼結構住房推廣難度大。受傳統建筑觀念的影響,人們在設計單層和多層廠房時,多會選擇鋼筋混凝土結構。隨著鋼材的大量生產及建設技術的發展,鋼結構住宅建設周期短,且與鋼混結構造價基本持平,其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多層、高層鋼結構住房推廣仍較為困難。②缺乏完整的適用于鋼結構住宅體系的計算標準,導致鋼結構住宅的各種方案造價相差較大,從而使人們對鋼結構體系產生偏見,認為其造價遠遠高于混凝土結構。③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較多鋼結構規范、標準等,但并未編制專門統一的鋼結構規范和施工技術驗收標準;輕鋼結構住宅憑借其自重輕、可循環再利用、開間布置靈活等優點脫穎而出,但如何解決鋼結構住宅建筑、蝕等仍是面臨的主要難題。④住宅產業化程度不高,住宅產品部件生產規格化、標準化滯后。因此,應做好市場調查,準確定位,對鋼結構住宅產業化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逐漸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技術措施和生產體系以符合我國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發展運作模式。